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思想建设>思想建设>
关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思考

政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政治现象。政党现象稳定和成熟以后便形成了政党制度。政党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党与政党的关系、政党与政权的关系的政党政治,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从制度层面规定了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一整套运转体制和运作机制。确立和实行适合本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对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纵览目前世界200余个国家和地区,除了20多个实行严格君主立宪和政教合一而没有政党外,绝大多数国家及地区都存在着政党和政党政治。

政党于中国,不过一百余年的历史,而形成政治制度更要晚的多。本研究所指称的“中国特色政党”现象,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虽然是现代民主国家的普遍现象,但由于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政党制度也就各具特色、各不相同。当代世界的政党制度有: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多党合作制等等。一些国家即使实行的是相同类型的政党制度,不同国家具体的实践模式也迥然不同。世界上没有评判政党制度的普遍标准,如果说一定要找出一种评价标准来衡量一种政党制度的话,那就是:一种好的政党制度一定要适合本国的现实国情,能够促进本国的民主政治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与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有着根本区别。

 (一)经济基础不同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这个制度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各部分劳动者、建设者之间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具体利益的差异性。而西方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则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的,要反映各垄断资本集团之间的竞争和矛盾。在资本主义国家凡能取得执政地位的政党,一般都要获得垄断资本集团的支持,有的还为垄断资本集团所操纵和控制。因而成为资产阶级和垄断资本集团的政治代表,不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二)政党关系不同

我国的政党制度呈现为一党领导、多党合作,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的格局。在这种政党格局中,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具有法定的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各政党之间没有在朝、在野之分,没有执政党与反对党之分;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是在共同目标下长期共存、平等合作、民主协商、互相监督的关系;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劳动者、建设者的政党,它们之间实质上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同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政党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关系与此不同,在资本主义国家,既有劳动阶级的政党,又有剥削阶级的政党,还有各种各样的生态主义政党和宗教政党等;各政党之间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实际上由少数几个资产阶级大党起主导作用;各政党以在朝在野的面貌出现,通过竞选,一个或几个党成为执政党,其余的成为反对党或在野党;一些政党之间有时也有合作,但这种合作多数很不稳定,相互间的竞争、对立才是其基本关系。

(三)政治目标不同

不同的政党制度是不同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们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又必然受一定的经济基础制约,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在我国,各政党有着共同的政治目标和共同任务,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目标归根到底就是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在资本主义国家,虽然不同阶级的政党具有不同的政治目标,但是由资产阶级政党占主导地位的政党制度却是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巩固资本主义私有制服务的。

(四)运作方式不同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的范围十分广泛,并且有一整套具体的制度、组织和措施,例如民主协商会制度、人民政协制度、以及保证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在人大中占有适当比例和举荐他们担任各级政府及司法机关领导职务的政策规定和措施等。在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中,无论是执政的共产党还是参政的各民主党派,其成员均以人民代表的身份出现并进行活动,各政党均不建立议会党团。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功能几乎完全体现在竞选上。无论是总统选举还是议会选举,各政党都要公开打出自己的旗号,提出本党的纲领,政府首脑和议会议员都以各自党派的身份参加政治生活,各党按一定的条件在议会设立议会党团,以便为本党利益开展有效斗争。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快速、稳定的发展已经证明这一政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它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制度保证。

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

中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一特征的基本内涵包含着三方面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这是中国政党理论和实践中最富有中国特色的部分。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对国家各个方面的事情负有全面领导责任,居国家主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国家完全统一、促进世界和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当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历史中形成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和对中国人民的伟大历史贡献决定的,也是民主党派的自愿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已为中国近现代史证明是无可替代的。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从根本上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中国一向被称为一盘散沙,但是自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成为全国团结的核心力量,四分五裂、各霸一方的局面就结束了。只要我们党的领导是正确的,那就不仅能够把全党的力量,而且能够把全国人民的力量集合起来,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部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参加国家各级政权,依法参政议政,是国家政治体制内的成员,但不是轮流执政。在我国,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主要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这种领导是通过与民主党派进行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从而达成共识,并不是通过向民主党派发指示、下命令实现的。在组织关系上,中共与民主党派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平等友好合作的关系。中共尊重民主党派在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不干涉民主党派的内部事务。政党制度应该适应社会利益结构和阶层结构的状况,成为各阶层民众利益表达、协调和政治参与的重要机制。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处于领导的地位;而各民主党派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在与中国共产党根本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在其所代表的社会成员身份上也具有自己的特色和利益差别,因而必须为其提供参与的渠道。

(三)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亲密友党,不是与中共彼此争斗、相互倾轧的在野党或反对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进行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参政党,各民主党派的职能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服务社会、利益表达与关系协调、自我教育。

三、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势和作用

判断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好不好,主要是从它的实践效果来分析。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显示了独特的制度优势。

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多党合作制度确定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互相监督”的关系,形成了民主党派向共产党提出各种意见、建议和批评的合作机制,从而使共产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更好地代表和体现全国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保证中国共产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党合作制的确立,使各民主党派及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献计出力,从而调动了一切社会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是劳动人民通过社会主义革命而建立起来的政治形态,保证了广大人民的政治权利的实现,有着各界群众基础的民主党派,通过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方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实现了民主的政治权利,这一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充分发挥了民主党派维护安定团结的作用。民主党派通过反映其成员及所联系群众的意见,经过民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方式,协调各种利益矛盾,协助党和政府加强党同人民的联系,把各界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从而创造出安定团结、长治久安的政治局面;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扩大新阶段的爱国统一战线。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需要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民主党派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成员,他们中的许多人与台湾和海外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在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加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领域的交流,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诸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因其自身的特点,在我国的政治组织和协调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政党制度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各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从而在政党这个层面组织和扩大了政治参与。其次,我国政党制度实际运行的主要组织形式一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因其党派、组织、团体等构成的广泛性一一其政协委员是按照中国共产党、八个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农林、教育、科技、卫生、社会科学、宗教等党派和界别产生的,其中非中共的委员人数超过委员数的一半,这又在多层面、多角度组织和扩大了政治参与。政协委员,尤其是全国政协的委员大多为高级知识分子、专业人员、社会知名人士等社会精英,其人员组成区别于中国共产党党员和人大代表的构成。这也表明,我国政党制度运行的主要形式在其人员组成的层次性方面,有效地组织和扩大了公民的政治参与。

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历史和实践都证明,根植于现当代中国政治生态环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在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但实践在发展,认识在深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将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当前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统一战线事业带来一定的影响,给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分化组合和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和成员构成发生了某些变化,出现了行业分布广泛、身份复杂多样、利益诉求不一等特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新社会阶层成员成为民主党派组织争相发展的对象,新成员思想意识比较活跃、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在民主党派成员的组织发展上,存在如下现象:一是重速度,轻程序:为了争夺人才,个别党派发展成员的程序不规范,考核期短,随意性大。二是重数量,轻质量:为了开展活动能够有经济来源,各党派有争相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现象。三是重发展,轻培养:有的党派对新成员发展前后的教育和考察不够,联系不紧密。此外个别党派在发展成员方面还存在追求年轻化、降格以求的现象,影响了党派的形象。同时也出现其它问题,如各级民主党派组织授予党派成员的各种级别的奖励,得不到成员所在单位的认可;离退休民主党派人士的组织和管理问题没有统一的规范;统战工作创新精神不足,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机制还没有建立或不完善,特别是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职能的发挥不够突出;对民主党派的宣传力度不够,致使社会对民主党派的认同感较低等。

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应当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继续保持和进一步发挥我国政党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特色和优势。

首先,应当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的领导制度建设。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多党合作事业的领导者,是执政党,由于共产党在整个国家政治体制运行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制度建设在多党合作事业中具有关键和主导作用。通过切实的制度建设,从制度层面确保多党合作制度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生机活力,成为在全球化及市场化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认真对待的根本性和全局性课题。对此,应认真贯彻执行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胜利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认识加强和改善党对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的领导,充分发挥我国政党制度作用的重要性,增强做好统战工作的主动性,加强共产党在多党合作制度中的领导制度建设,实现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方式的民主化、制度化、法制化。

其次,建立健全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参政党工作机制。全国统战会议提出要建立健全配套措施,使多党合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作为民主党派,也应该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参与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在民主党派内部逐步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适应组织运行需要的制度。并努力做到科学化、规范化,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如建立健全对党派成员联系、团结和自我教育的机制,建立健全民主党派机关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反映社会政治信息的机制等。

再次,加强对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工作机制的具体规定,尽量减少或避免在规定中使用一些不确切用语。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发挥参政党作用的主要载体,也是多党合作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要深刻总结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好形式:好作法,使之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另一方面结合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在坚持宪法原则和中央政策的前提下,要结合情况做出相关的解决问题的规定,在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内容、方式、方法、时间等方面做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定,以形成工作制度。

最后,对民主党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做出具体的制度性规定。为了保持多党合作事业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提高多党合作的整体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培养民主党派后备干部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因此要从战略高度,抓紧选拔和培养后备干部,下大力气,长抓不懈。要健全工作机制,把后备干部的物色、考察、培养、选拔等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并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后备干部的培养提高上,通过有计划地选派到社会主义学院参加培训班学习和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比较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和多党合作优良传统的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

世界上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模式,没有也不可能存在一个统一适用于各国的“民主模式”。只要一个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适合一个国家的国情,能够促进一个国家的政局稳定、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就应当坚持和完善。在中国确立和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自觉的、历史的选择,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中国这种极富特色的政党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新世纪、新阶段,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以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和文化传统为依据,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研究,将会使我们更加自觉地坚持和完善这种制度,保持这种特色。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论十大关系》,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33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6—267页。